十八年的承諾
生養兒女是一種長線投資,十八年的耕耘,換回一生的回報,效積驚人。要全心全意付出二十多年的日子(三個女兒) ,要成效鮮明地掌握光陰,要盡心盡力地培養孩子,隨時隨地管教導引他們的腳步,必須要有清楚的準則,具體實際可行的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。那生兒養女的目標是什麼!?養兒防老已不合時宜了!現今用何種方針教養孩子,才會對孩子有益,對父母無礙呢!?幸好有聖經可作參考,內中提說:“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(配偶)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”(創2:24),我領會的重心在“離開”這兩個字。 離開—意味著他有獨立的能力,可以自給自足;足夠的智慧,曉得應變危難;成熟的人格,能持守維護真理;良好的人際,活用諒人怨己之道;健康的身體,可承受身心靈的壓力;健全的自我,明白了解自己的強弱,才可以獨立自存。對社會(人群)有供獻,對別人有助益,對自己有交待。這種認知是教養的基石,配合各種方法,在十八年的歲月中,默默耕耘,悉心培育。對父母而言是一個挑戰,對孩子卻是一種祝福! 於是,從嬰兒期開始,我就著手訓練她們,孩子滿月時,她己經可以從晚上十二時睡到早上五時了。更定下一條規則,大家都必須遵守:十八歲以下,我(父母)擁有最後決定權,後果由我承擔;十八歲之後,孩子可以自由取決,但卻要承擔責任。二十一年來,親子間相安融洽。 智能各人有異,但必須讓孩子有機會發揮出來,而且需朝著身心靈三方面平衡發展。於是,我每天爭取時間帶孩子去公園(下課後在附近公園遊玩)、參加游泳班、中國舞蹈班–(三姊妹一齊學)、鼓勵加入校內體育活動、注重均衡飲食,確保身體健康,儘可能不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,生活才會多姿多釆。其次是家人間花時間用心對話,就算有時會有火藥味,但總比冷漠強;言發自心,交流意見,分享心得,無往不利。因此,每年一家大小,必有一至二次駕車外遊的時間 ,整家人在車程中,說說笑笑;在旅館內,盡情喧鬧;在自然美景中追遂,培增情誼,心中有什麼不快,口中有什麼不對勁,都會隨著相知而消散!致於天份的發掘,更是越早越好!如音樂 、美術、運動、舞蹈,語文…. 越早開始,啟發性越強。以我大女兒為例例: 她從小就喜歡東劃西繪的,看見筆幹就抓住不放,我隨意繪一條線或一個圓,她就可以將它變或一棵樹或者一朵花,對人像實境最為鐘愛。 在美國,孩子年滿十四歲就可以合法工作了,工作時計隨年歲而定。還記得老大第一次在中城作暑期工,那天的早上,我陪她坐巴士轉地鐵去到大樓門前,她惶惑地要求我,傍晚時分來接她,我一直搖頭並鼓勵她自行回家。我還帶備了照相機,替她拍下照片,她站在路邊脅脅的模樣,成為她踏出獨立自主的見証,每次重溫,都會莞爾!每年三、四月,我就會克意協助安排三個女兒的暑期活動,年年落實,時時充實,在七、八年之間,女兒們獲得豐厚的成果。[…]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