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uth Lai Blog

讓她等一等

俗語說: “三歲定八十!” 真的,這麼重要嗎?是的,真的是如此重要!故養成良好習慣是從胎教開始的!  撫養孩子,養成習慣,必須從嬰孩時期開始。對於初為人父母的人,最怕聽見嬰兒的啼哭,捨不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嬰孩卻常常用啼哭來表達自己的需要!作父母親的,不能太緊張。 其實,嬰孩哭鬧的原因,頂多四個吧了:不是濕了尿布不舒服、就是餓了肚子難受;當然生病時候也會有、但很多時候,她們只是想吸引大人們的注意力而矣。因此,了解嬰兒為何哭鬧是首要的事。因此,當我們聽見嬰孩啼哭的時候,我們不必著急地抱起她。 首先,我們用聲音告訴她,你已經聽見了她在啼哭了,她就會心安很多;再看一看餵食的時間到了沒有?然後,走到她的身邊,逗弄逗弄她,用手指探一探尿布是否濕了;用手摸一摸她的額頭,看有沒有不正常的熱度,最後才將她抱起來! 以上所花費的時間不會太長,對嬰孩和父母們都有好處!嬰孩不會養成用哭鬧來達到目的習慣,大人們也不致於手忙腳亂。 其實,嬰孩不斷地藉著週遭環境,一天天地長大,學曉與身外環境協調,是首要的功課。她是可以等待的,從嬰孩時期開始就學會等待,對她的人生有益無損呀!

Read more

歸媽媽所有

三年半之間,三個女兒先後加入了我倆所組成的小家庭,熱鬧忙亂、日夜倒置、顧此失彼、不在話下!其實,最難處理的事,就是三個女兒之間的爭吵! 我還記得當年情境:有一次,我正抱著老三在餵奶;二歲大的老二,她正興高彩烈地玩弄著她的洋娃娃,親了又扭,扭了又親,不亦樂乎。誰知道,三歲半的老大,已經一聲不響的站在老二面前,出手奇快,想搶走老二手中的洋娃娃,老二正好雙手扭抱著它,死命地抓著不放,倆人都不肯讓步,大吵大鬧,哭哭啼啼、直呼叫著:媽媽!媽媽!媽媽! 當媽的我,真的有點為難,按道理說,這件事是作老大的不對,她不應該隨心所欲地搶老二的洋娃娃;對老二來說,要她把洋娃娃讓給姊姊,她必定不肯!假如,由我出面調停,讓老大搶走洋娃娃,就會助長她的霸氣;讓老二抱著洋娃娃不放,又會增加她的自私。還有,在這個時刻,無論我把洋娃娃發放給那一個女兒,我就成為一個有私心存偏見的媽媽了!同時,得不到洋娃娃的女兒,一定會大哭大叫,問題依然還沒有得到解決!! 忽然間,情急智生,我先把老三放回小床,然後走到她們面前,伸手把洋娃娃提起來,抱在胸前;她們同時候站起來,拉著我的左右腿不放,竭盡全力地繼續伸出雙手來搶洋娃娃。我居高臨下,不慌不忙地告訴她們: “洋娃娃原是你們的,你們什麼時候爭吵不休;那麼,洋娃娃就歸媽媽所有!” 說完了話,我就不再理會她們走開了! 過了一會兒,她姐妹倆,跑到我的身邊,老大說: “我們不爭啦,把洋娃娃給妹妹吧!” 

Read more

男女相處之道

男女的角色,男女的本位,男女的責任,男女的優劣,男女的職業,男女的相處……….都隨著文化的衝擊、社會的發展、家庭的模式、個人的價值,不斷在轉變當中,變變變,變得使人眼花撩亂,變得讓人亂了方寸。男女雙方,在無窮的壓力下生活,各自掙扎,很想討好對方,更想保有自我! 神藉著聖經裏的創世記,將創造男女的始未和目的,述說得非常清楚。男女雙方,只要根據聖經的準則,各盡本份,攜手合作,同心合力,互相配搭便能獲得美滿的人生。  神是按著祂的形像和樣式,首先造了男人,然後按著人的需要,使男人沈睡,取下他的一條肋骨來造成一個女人;並把人生的使命囑付他們,要生養眾多,要管理一切被造之物,更設立婚姻制度,要二人成為一體。在互敬互助,彼此扶持,內外協調的環境中,建造美滿,和樂,親密的男女關係,攜手同創美好的人生。但人卻因著遺背了   神的命令,破壞了   神創造的定律;不單損害了  神人之間的關係,連自然界也起了變化,男女之間的相處,更從親密甜美變成敵我分明。自始,男女的相處,走進了風雨之途!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中,男女相處之道,避諱不說的情況非常嚴重。以致人人從小到老,都靠自行摸索,在先天失調(父母不提),後天壓抑(不敢問)的環境下,受盡磨難! 以往的社會,道德標準很具體,又有禮教約束,加上大家庭制度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密,私人空間極有限,想胡作非為真的不容易。但現今社會開放,強調隱私,個人空間不易進入,獨立自主,單身人士眾多,無法無天的事件,層出不窮。加上男女角色正在劇烈的轉型中,男女都各自在迷失的情況下摸索![…]

Read more

閱讀人生

單看閱讀二字,我們的直覺,是人用眼睛來看書本讀文章。或者是藉著文字,把資料輸入腦袋的過程,與其相仿,就是觀看了! 但我卻認為,閱讀可以分作二個範疇,一個是用眼睛閱讀,一種用心靈閱讀。特別是閱讀人生,必須两者並用才能讀得通透。 人一生下來,就踏上了閱讀的旅程。最初人用觸覺來感覺身邊的人與事,用嘴探索,用聽覺確認環境和人事。然後藉著眼睛來閱讀身邊的人與事,用眼辨別親人和學曉知識。最後隨著心靈去感應身邊的人與事,用心靈回應眼內的訊息,建立閱讀的能力和提昇興趣。有時候三者同時來領悟人生。 提起閱讀,大家的注意力多會放在可閱讀的材料上,如書報雜誌、文學作品、課內外書、小說散文、哲理史傳、網絡資訊…….等。小時候,老師教我們用 “四到”來學習知識眼到、口到、手到、和心到,缺一不可。其實可閱讀的事情多著呢!如大自然的奧妙、人生的體驗、個人的經歷、團體的興衰、國家的興亡、人情的冷暖、戰爭的教訓…人都可藉着閱讀,來增長我們的體會。有人說:最耐讀的是人,最難讀的是人生。 神人摩西教我們用數算自己日子的方法,來閱讀我們的人生 !我們就可以有智慧的心,好好地生活。詩歌作者要我們數算每一個從 神而來的恩典,我們必能驚訝立時樂歡呼!閱讀過往的日子,是一種學習。用心數著、讀著,你就能數出無數的恩典來。旣然是恩典,每一個經歷都帶給我們莫大的益處。旣然是恩典,必然是   神賜給我們的,是我不配得的,是我不明白的,甚至有時會有“莫名其妙”的讚歎呢!?[…]

Read more

聰明的母親

孩子是–張白紙,又如一個建造工程;需要父母悉心設計,需要父母週詳的策劃;才可以變成一張價值連城的名作,才可以建造出一座美侖美奐的華廈,造福今世後代的人。 對一個母親而言,從懷孕那刻開始,她的一生就與孩子緊緊相連了。因此,我們作母親的,必須運用聰明 , 確立一些準則,來教養孩子。 我是一個基督徒,很容易受聖經影響。在創世記第二章二十四節,告訴我一個原刞: “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(丈夫)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”。離開父母等於孩子有獨立能力,可以自給自足,能夠心志成熟,長大成為一個 “大人”,有能力向自己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負上實任。 每個國家都有成年人的標準。在香港,年滿21歲的人,可以自主;在美國,年滿18歲,也可以自主(除了在公眾處所飲酒)。我心中暗喜,原本以為要付出21載光陰,才能功成身退;誰知,移民美國後,只需付出18年的日子。于是,我許下18年的承諾,盡心盡力教養孩子。 中國的孝道,以四代同堂的家族觀念為主。但這個觀念,隨著世界急速發展而續漸瓦解;加上一胎制的盛行,家庭人口也越來越簡化;個人的發展機會也不斷提高,離家就讀,搬家就業的情況,非常普遍。因此,能夠與孩子相處的年日,也不會太長了。故孩子有沒有獨立能力,正直影響他的前途。 美國(西方)的孩子,18歲就離開家庭上大學,而且大多數都是一出去就不會再搬回家居住的。有二個主要原因:他們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,簡單自由,不想再受父母親約束;其次,孩子畢業後,會隨著工作機會遷徙,很難再回到父母身邊。然後,成家立業、生兒育女、一代一代地承繼延續下去,與父母們的接觸,多數藉著假日節期作為聯繫點,大家保持關懷,寥表孝心。[…]

Read more

三代之間

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界定人生,可分作八個階段:幼兒、兒童、少年、青年、成年、中年、晚年、老年等,每個階段的需要和滿足節節相扣,缺一就足以影響你一生的運作。有人將人生分成四季:以春、夏、秋、冬為指標,以二十年為一期,正合聖經的標準,強壯的人可活到八十歲!其中有三、四代人會重疊地在一起生活,相助互協調! 人可以直接影響的人,最多可以三、四代而矣!就算你享有長壽,得到五代同堂的機會,但真正實際可影響的人,仍然只在三代之間! 請問你目前的位置在那一代?我想在第二代的人仕較多吧!上有高堂,下有子女,是人生最有福氣的時刻呢!!能夠有兒孫承歡膝下,更是福上加福呀!多盼望自己可以快些老,快些爬上第一代的位置上,安享晚年。 對上一代,我們作兒女的,以聽從父母為經—(父親的訓誨、母親的法則)。以孝敬父母為緯—是一條帶應許的誡命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 自身的建造也非常重要:要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,確保身體健康。要常常喜樂,凡事謝恩,不住禱告,確保心靈健壯。要閱讀、要交友、要遊山玩水,才能保有廣寬的胸襟,靈活的思維。刻意打造自己的身心靈,才可以承先啓後,可以扶老攜幼呀!! 孩子末出生,我們己開始作胎教了!因此 “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” (箴22:6),這是為人父母的重責。 “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,養育他們。”(弗6:4) “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恐怕他們失了志氣。”(西3:21)[…]

Read more

十八年的承諾

生養兒女是一種長線投資,十八年的耕耘,換回一生的回報,效積驚人。要全心全意付出二十多年的日子(三個女兒) ,要成效鮮明地掌握光陰,要盡心盡力地培養孩子,隨時隨地管教導引他們的腳步,必須要有清楚的準則,具體實際可行的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。那生兒養女的目標是什麼!?養兒防老已不合時宜了!現今用何種方針教養孩子,才會對孩子有益,對父母無礙呢!?幸好有聖經可作參考,內中提說:“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(配偶)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”(創2:24),我領會的重心在“離開”這兩個字。 離開—意味著他有獨立的能力,可以自給自足;足夠的智慧,曉得應變危難;成熟的人格,能持守維護真理;良好的人際,活用諒人怨己之道;健康的身體,可承受身心靈的壓力;健全的自我,明白了解自己的強弱,才可以獨立自存。對社會(人群)有供獻,對別人有助益,對自己有交待。這種認知是教養的基石,配合各種方法,在十八年的歲月中,默默耕耘,悉心培育。對父母而言是一個挑戰,對孩子卻是一種祝福! 於是,從嬰兒期開始,我就著手訓練她們,孩子滿月時,她己經可以從晚上十二時睡到早上五時了。更定下一條規則,大家都必須遵守:十八歲以下,我(父母)擁有最後決定權,後果由我承擔;十八歲之後,孩子可以自由取決,但卻要承擔責任。二十一年來,親子間相安融洽。 智能各人有異,但必須讓孩子有機會發揮出來,而且需朝著身心靈三方面平衡發展。於是,我每天爭取時間帶孩子去公園(下課後在附近公園遊玩)、參加游泳班、中國舞蹈班–(三姊妹一齊學)、鼓勵加入校內體育活動、注重均衡飲食,確保身體健康,儘可能不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,生活才會多姿多釆。其次是家人間花時間用心對話,就算有時會有火藥味,但總比冷漠強;言發自心,交流意見,分享心得,無往不利。因此,每年一家大小,必有一至二次駕車外遊的時間 ,整家人在車程中,說說笑笑;在旅館內,盡情喧鬧;在自然美景中追遂,培增情誼,心中有什麼不快,口中有什麼不對勁,都會隨著相知而消散!致於天份的發掘,更是越早越好!如音樂 、美術、運動、舞蹈,語文…. 越早開始,啟發性越強。以我大女兒為例例: 她從小就喜歡東劃西繪的,看見筆幹就抓住不放,我隨意繪一條線或一個圓,她就可以將它變或一棵樹或者一朵花,對人像實境最為鐘愛。 在美國,孩子年滿十四歲就可以合法工作了,工作時計隨年歲而定。還記得老大第一次在中城作暑期工,那天的早上,我陪她坐巴士轉地鐵去到大樓門前,她惶惑地要求我,傍晚時分來接她,我一直搖頭並鼓勵她自行回家。我還帶備了照相機,替她拍下照片,她站在路邊脅脅的模樣,成為她踏出獨立自主的見証,每次重溫,都會莞爾!每年三、四月,我就會克意協助安排三個女兒的暑期活動,年年落實,時時充實,在七、八年之間,女兒們獲得豐厚的成果。[…]

Read more